ID513013579

影评/院线指南/电影安利。
知乎:苏子知

小号——
1.不接受纯商业片or纯文艺片安利投稿。
2.个人影评,谢绝撕逼。
3.不提供任何片源。
4.根正苗红,可能会有送电影票/分享老片福利。

欢迎投稿提问和私信。

【电影】想再听一次《云图六重奏》

如果说有什么电影让我可以刷到两遍以上,那好像也只有《云图》了。

翻了翻第一遍看完《云图》的笔记,写了色彩灯光叙事结构等等,所以,稍稍也分析一下好了。

灯光糟糕到什么程度呢?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饰演星美的演员脸上的瑕疵。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故意为之,但是这的确是让我感到了压抑和真实。暗淡而昏黄,漆黑而绝望,从狭窄逼仄的船舱到宽敞却不自由的审讯室,似乎把一切都堵死。

而叙事结构,六个交错叙述的感觉让我想到某部赔钱赔到死的历史遗留巨作《党同伐异》,以及所谓的平行蒙太奇。这样的叙事显然会带来一个最最最严重的问题——看不懂。当然毕竟这是号称绝对不可能改成电影的小说嘛,但是导演其实把每个故事的转场,时间轴交代在细节里啦。因为这部电影很长,很容易看着看着就困了,所以一疲劳就会错过好多细节,然后当然你就看不懂了……另外,鉴于这么复杂的叙事,转场的安排的确非常精彩。故事套故事,故事中装着故事的历史,根据这些简单的历史,可以推算出故事发生的大致时间和处在六个故事中的位置,然后这个故事就变得简单易懂多啦。印象深刻的转场有《亚当尤因航海记》图书,还有卡文迪什的电影,都是情节和结构上都有作用的精巧设计。

 

嗯关于主题我倒是有和主流不太一样的解释。我认为这个电影想表达的思想恐怕不是什么天道好轮回风水轮流转(虽然也有一点),而是追逐自由。电影中既有利用“黑奴”这一特定群体来展现,也有利用音乐家罗伯特跳出窗户寻求独立这一细节来展现,当然集大成者当然是星美的故事,一个彻头彻尾的反歧视,寻求自由的故事。

啊说到了星美。星美的故事真的是6个故事里我非常喜欢的一个,但是由于我对于喜欢的东西除了喜欢两个字什么都说不出来,所以我真的建议可以去看看这部电影,选一个没有事干的下午,抽出两个半小时,从头到尾像看小说那样稍稍用心一点地看这部片子。我觉得这应该是一部放错定位的文艺片,需要有一点耐心(请自行脑补世界上最难以下咽的电影之一《刺客聂影娘》),中庸的票房和稀疏的好评也无疑证明了这一点。

 ——————————————————————————————

以下涉及剧透啦:)

音乐家的那个故事是我重点想说说的。这是一个一旦反应过来就会被虐的很惨的故事。但是呢我一直没有看过人详细地说过这个里面的噱头。

音乐家罗伯特与斯科史密斯在剑桥相识相爱了,音乐家跑路去某知名音乐大师那里学习,之后一直给斯科史密斯写信,斯科史密斯也一直保存着这些信。后来音乐家创作出《云图六重奏》,音乐大师老头羞辱他又要抢走他的得意之作,他就开枪——虽然没有打死老头但是也被警察追捕了(桌子底下的亚当尤因航海日记下!这个转场相当精彩),结果呢他逃到一个旅馆,旅店老板讹他钱不成就抢走他的小马甲,而这个小马甲正是罗伯特与斯科史密斯最后一次温存后拿走的贴身礼物。于是音乐家约了斯科史密斯见面(煽情的时机把握地非常好),回到旅馆就饮弹自杀了,二者没有真正见面。斯科史密斯看到马甲(一个毫不突兀的伏笔啊抢马甲),结果来晚了一步,音乐家已经死了。

斯科史密斯悲痛但一直独身,成为了一个科学家,下一个故事就发生在他老了以后。他在电梯里遇上了一个女记者,发现女记者有一块和爱人一模一样的胎记(第一重伏笔)。

女记者给他名片,后来斯科史密斯打电话给她说有事告诉她,女记者就去啦然后女记者迟了一步,金发被人用枪做出饮弹自杀的样子打死了,女记者只拿走了信。回去看了之后再音乐店买《云图六重奏》唱片,女记者听了之后说“这个我听过”,老板说不可能这绝版了,女记者说真的我真的以前听过(伏笔*2)

所以啊女记者 is 音乐家!

三体里面讲只要两重定义就可以确定具体物体,导演给这个故事下了第三重定义。

女记者和邻居的对话。

邻居:What are you reading?

记者:Old letters.

邻居:Why do you still keep reading these letters?

记者:I don’t know.Just trying to understand why we keep making the samemistakes…over and over.

 

这个故事最最最虐的点——他们相遇相爱又分开,最终一生错过。好不容易又相遇,还没来得及相爱,就这么巧的以同样一种方式错过了对方。

女记者说我们为什么一遍又一遍犯同样的错误?

感触颇深。突然很想再听一遍《云图六重奏》。


评论(3)
热度(19)

© ID513013579 | Powered by LOFTER